大象點映于11月15日在上海四平電影院開啟了一場《九零后》的特別放映,并宣布將啟動紀錄片《九零后》在影院的重映。
時隔四年重看紀錄片《九零后》依然震撼,但也有不同的感受。當年鏡頭前談笑風生、追憶西南聯(lián)大歲月的“九零后”巨匠們,如今已有多位相繼離世——許淵沖先生的譯筆停駐,潘際鑾院士的焊花熄火,楊苡先生的譯頁合卷,王希季院士的星途停軌,那些曾鮮活講述青春往事和終生熱愛的“人杰”,如今已經(jīng)定格成歷史的剪影。
![]()
《九零后》海報
依然鮮活的“青春片”
這是一部被出品方視為 “青春片”的紀錄片,鏡頭里的耄耋老人們不見垂暮之氣,滿是鮮活的生命力。鏡頭里,楊振寧回憶首次接觸前沿物理時的眼睛發(fā)亮,許淵沖談及與同學比試翻譯時的意氣風發(fā),楊苡談?wù)撈鹱约旱男@戀情時依然有滿眼的溫柔。這些細節(jié)沒有因時間流逝而模糊。
不是商業(yè)青春片里的兒女情長,是烽火連天中,背著行囊奔赴昆明的堅定,是防空洞旁堅持聽課的執(zhí)著,是“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”的赤誠——這種將個人理想與民族命運綁定的青春,即便講述者已遠去,依然有著穿透歲月的力量。
![]()
影片上映后去世的翻譯家 許淵沖先生
楊振寧的去世,也讓導演徐蓓回想起許多拍攝時與楊振寧先生交流的細節(jié),他驚人的記憶力、聊到摯友鄧稼先時的溫情、以及精確到分鐘的“學霸式”時間觀念都讓她至今難忘。“95歲的楊振寧先生非常準時,大約提前五分鐘進入辦公室。他帶著一股很強的磁場,氣場非常強大?!?/p>
影片中,有相當多的篇幅關(guān)于鄧稼先的講述,都是從楊振寧的視角展開。導演徐蓓介紹了幕后拍攝時的一個細節(jié),當時約定的采訪時間僅有一個小時,在導演鋪墊了一些其他問題后,楊振寧直接打斷,主要要求先重點談?wù)撽P(guān)于鄧稼先的內(nèi)容。
“在談到鄧稼先時,我覺得他是充滿溫情的。他詳細回憶了與鄧稼先認識的經(jīng)過:他們認識是在北京讀崇德中學的時候,兩個人相見恨晚。他說他們倆都有共同的品質(zhì)——都不會說假話,對人對事都特別真誠,所以一下子就成為了很好的朋友。后來他與鄧稼先先后去了云南,鄧稼先到云南后就讀西南聯(lián)大。大概是第一站就到了楊振寧家里,因為楊振寧的父母都很喜歡、也很賞識鄧稼先。他還詳細講述了鄧稼先要去美國留學時,他如何幫助他申請普渡大學。鄧稼先到美國后,先在芝加哥與他和他的弟弟相處了一段時間。他們?nèi)诉€在地上玩游戲,很多細節(jié)栩栩如生,非常溫情?!毙燧砘叵肽且惶觳稍L楊振寧的狀態(tài),“我很肯定,他談到鄧稼先時,是他整個采訪中最柔和的一種狀態(tài)?!?/p>
![]()
楊振寧
11月15日映后,觀看完電影的觀眾們也進行了自己的觀影感受分享,在看過老一輩的知識分子一生的選擇后,對自己的人生有了新的審視與思考。大象點映方面表示,徐蓓導演和團隊“搶救”下的,不只是影像,也是一個時代的靈魂。在世界飛速變化的今天,我們需要從那段歷史中汲取力量——關(guān)于求學、關(guān)于理想、關(guān)于如何有意義地度過一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