開播4天后,《唐朝詭事錄3》(后文簡稱《唐詭3》)成為愛奇藝2025年度第五部破萬劇。
向來嚴格的豆瓣網友,對《唐詭3》也青睞有加。11月8日,《唐詭3》臺網雙端開播,僅3天,豆瓣開分8.1分,并創下了系列最快開分紀錄。從觀眾反饋來看,第四案《諾皋記》口碑相當不錯,豆瓣評分有進一步上升的可能。
![]()
遙想2022年,《唐朝詭事錄》還是市場上的Nobody,包括主創人員在內的所有人都不確定這部劇投入市場后反饋如何,能否還有下一部。如今一晃三年,無大IP加持、無大明星的《唐詭》系列儼然成為市場上品質IP的代表。
關于《唐詭》系列的分析已有太多,這次不妨把目光投向該系列的締造者,內娛為數不多的“家庭作坊”——長信傳媒,或者說郭家班。
![]()
從中老年到Z世代
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審美偏好,而長信傳媒最特別的地方在于,他們似乎總能打破世代之間的審美隔閡,通過不同類型作品,網羅不同年齡段的觀眾群體。
在長信傳媒還叫做完美建信的時候,他們依靠抗戰劇、傳奇劇打下屬于自己的一片天。
《大秧歌》《打狗棍》都屬于那時期的作品,雖然集數超長,動輒七十來集,劇情進展也相當百轉千回,但就是有牢牢鎖死父母手中遙控器的魔力。社交媒體上也常有人現身說法“家里長輩一看郭家班的劇就沉迷,重播幾次就重看幾次”。
![]()
包括前幾年被網友口誅筆伐的“追男寶大劇”《娘道》,也出自郭家班之手。
其價值觀正確與否先暫且不談,《娘道》的收視率可以用“一騎絕塵”來形容:在播期間始終穩居地方衛視收視前三甲,截至2018年10月份,《娘道》累計播放量近38億,單日播放量最高達1.2億。
![]()
這都是觀眾用遙控器投票的結果。
都說臺網兩端的審美無法兼容,這種推論在郭家班身上并不成立。
大概是因為最初完美建信成立時,有一定的互聯網基因——其母公司完美世界,彼時在網游行業殺得風生水起,蕭鼎的大IP《誅仙》,其同名網游,便交給了完美世界研發運營。而這種互聯網思維,也影響著郭家班的方向決策。
2014年,一部名為《靈魂擺渡》的網劇登陸愛奇藝。當時監管力度不似現在,神鬼之說可以光明正大地在劇集中出現,而這部小成本網劇很快憑借著“真有鬼”“腦洞大”等特點,成為網友心頭好。
![]()
即使后期政策調整《靈魂擺渡》無法繼續堂而皇之地在內容中談神論鬼,但仍有一大批觀眾愿意為了“十年之約”等下去。今年的愛奇藝悅享會上,《靈魂擺渡·十年》預告片亮相,也算是念念不忘必有回響。
《唐詭》系列則可以看做長信傳媒在《靈魂擺渡》系列之后成功打造的第二個原創IP。
它的聰明之處在于,說“詭”不說“鬼”。詭異的氛圍渲染,有效抓住了觀眾的好奇心理;詭事終為人所為的落點,既符合相關政策,又給了劇集上價值的空間??芍^一舉多得,這大概也是為什么《唐詭》系列雖然沒有大明星加盟,亦非大IP作品,卻能夠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,博得屬于自己的一席之地。
![]()
除此以外,長信傳媒還有“南洋劇”這個優勢抓手,走墻外開花兩頭香路線。
新加坡市場不算大,且因新傳媒一家獨大,導致整個新加坡文娛行業缺乏活力,陷入老齡化困局。而對于國內影視公司而言,新加坡市場有潛力不假,但單獨去開辟又顯得不那么必要,這為長信傳媒與愛奇藝的協同布局提供了空間。
愛奇藝的新加坡布局并非商業投放,而是基于市場潛力的戰略決策。它選擇在新加坡設立海外總部并組建本地化團隊,既借助當地區位優勢輻射東南亞,又避開單獨開拓的成本壓力。同時,愛奇藝與長信傳媒深度綁定,合作成立藝人經紀公司挖掘東南亞新人,聯合打造《靈魂擺渡之南洋傳說》。
這種合作模式下,長信傳媒的“南洋劇”內容優勢與愛奇藝的平臺、渠道資源形成互補,也讓長信傳媒在“中老年傳奇劇”“Z世代奇詭劇”之外,擁有了第三塊長板。
![]()
情緒爽感
驅動家庭作坊
每每提及郭家班,網友都會打趣其是“家庭作坊”,事實也確實如此。
除了少部分非原創劇集,如《天舞紀》等,郭家班出品的劇集幾乎永遠是鐵三角配置——出品人岳麗娜,是郭靖宇的妻子,也常在劇集中飾演戲份吃重的配角,比如《唐詭》系列的公主;主演之一多為楊志剛,郭靖宇的親弟弟,也是和他合作次數最多的演員;而編劇則往往由郭靖宇本人擔任,即使不親自寫本子,他也會參與方向把控。
![]()
弟弟、妻子和郭導,構成了“家庭作坊”的三駕馬車。但玩笑歸玩笑,郭家班出品能夠網羅不同時代受眾的原因有二,其一是對成本的把控,其二是對觀眾情緒爽感的拿捏。
如前所說,郭家班之所以有“家庭作坊”之稱,在于他們每部劇都會啟用大量自家公司演員,而且做原創內容更多,不依賴外部采買,讓成本變得更可控。
更關鍵的是,當下長劇集市場仍處于調整期,能夠保持每年都有項目開工并非易事。對于一部分有實力但流量欠缺的演員而言,加入長信傳媒顯然是個于溫飽更有保障的選擇。這在某種程度上,也形成了良性循環。
![]()
其二,是內容制作層面對于觀眾情緒的把控。
傳奇劇也好,奇詭劇也罷,家國情懷是郭家班劇本的底色。
《打狗棍》《大秧歌》等傳奇劇讓中老年觀眾欲罷不能,在于其中對傳統道義與家國大義的深度刻畫——面對外敵入侵時的同仇敵愾,家族紛爭中堅守的底線原則,
除此之外,文娛價值官發現郭家班從很早就注意到了“歷史中的小人物”這一群體。那些傳奇劇中的主角,并非在歷史上留下名字的大英雄,而是如你我的普通人,這顯然也很利于代入和共情。
![]()
小人物在時代洪流中挺身而出的悲壯,精準擊中了中老年群體對集體記憶、民族精神的情感共鳴。他們經歷過風雨歲月,對劇中“守家即守國”的樸素價值觀更易產生代入感,那些熱血沸騰的抗爭場面、重情重義的人物塑造,既填補了情感寄托,又喚醒了內心深處的家國認同。
家國情懷+小人物的打法,對于Z世代也頗為奏效。
《靈魂擺渡》和《唐詭》,將生死、善惡等深刻主題包裹在奇幻外殼下,用單元劇形式講述小人物的悲歡離合。劇中既有驚悚懸疑的情節張力,又不乏溫情治愈的情感落點。
![]()
比如《唐詭2》第二個單元《仵作之死》中,小人物獨孤羊是一名再普通不過的底層仵作,他為了不連累妻子,生前寫下了一封深情的《放妻書》。信中“獨孤蒼蒼而娘子青青”等表述滿含不舍卻故作灑脫,體現了他對妻子的愧疚與愛意,也成為該單元的催淚亮點。
還有《唐詭3》第四個單元《諾皋記》,小吏孟不疑與妻子紅藥的故事直擊人心。七年姻緣因孟不疑的猜忌陷入情感迷局,疊加無賴騷擾的困境,卻在命案面前爭相攬罪、彼此守護。最終誤解消解,以“酥園相守”的溫情收尾,將夫妻間的真心堅守刻畫得淋漓盡致。
![]()
而且孟不疑這個小吏的設計本身也很有趣——捕蛇、做暗探、寫傳奇和正職工作,一個人打四份工,很容易讓人聯想到生活中為了多賺點錢爭當斜杠青年賺外快的自己。
![]()
為何“劇火人不火”?
如果對郭家班出品較為熟悉的話,會發現這樣一個有意思的現象:長信傳媒出品的口碑劇不少,但幾乎不存在“劇捧人火”的情況。
作為《唐詭》雙男主之一的楊旭文,微博粉絲數1000萬+,但超話24小時熱度僅3100+,這還是劇集在播期間的數據。這說明,它依靠角色吸引到了一部分觀眾,但這些人多為劇粉,會關注演員,但不會為演員做數據。
![]()
《唐詭》小分隊中其他演員的數據情況,也都差不多。楊志剛作為郭家班的“御用男主”,參演了多部爆款劇,國民度不低,但流量數據始終處于中等水平,既沒有頂流的話題度,也缺乏粉絲圈層的強號召力。
還有憑借《靈魂擺渡》出圈的于毅,后續也未能持續維持高熱度,更多是依靠作品口碑積累行業認可度。
這種現象并非偶然,核心關聯著郭家班的 “核心資產” 究竟是誰的問題——不是演員,而是幕后團隊,如編劇魏風華、小吉祥天以及導演巨興茂、柏杉才是長信傳媒最重要的資產。
![]()
此外,郭家班作品的受眾群體也決定了 “劇火人不火” 的現象。
其傳奇劇的核心受眾是中老年群體,他們更看重劇情的完整性與價值觀的正向引導,很少參與線上數據打投;而奇詭劇的年輕觀眾,雖有一定的線上活躍度,但吸引他們的是故事的奇幻設定與深刻主題,而非演員的個人流量。
這種受眾屬性與創作導向的契合,使得郭家班的作品無需依賴演員熱度就能實現口碑發酵。但也暗藏著潛在弊端。
其一,觀眾的注意力從演員轉移到了幕后主創身上,他們會更關注導演或編劇是否出現變動。一旦有變化,就可能引發抗拒情緒。
![]()
《唐詭3》導演從柏杉換成巨興茂后,就有觀眾指出,這一季的拍攝手法和鏡頭語言不及上一季;而這一季郭靖宇也參與了編劇工作,但觀眾并不買賬,并將前三個單元節奏慢、“與之前風格有點脫鉤”的鍋安在了郭靖宇身上。
其二,是IP衍生價值需另辟蹊徑。。
流量演員往往能帶動周邊、代言、綜藝聯動等衍生業務,不過《唐詭3》播出后,情況有所改善,“唐詭小分隊”深入人心,而且突出“團戰”二字,恰好與MOBA游戲有相通之處。
就在11月11日,《王者榮耀》與《唐詭3》聯動官宣,這說明《唐詭》系列的IP想像力或許更劍走偏鋒一些,會更多與游戲IP、線下博物館做結合。愛奇藝旗下裂境工作室還曾與星瀚科技、美霖文化共同打造的“《唐朝詭事錄·西行》國潮沉浸劇場”,這一線下活動還登上大眾點評西安VR銷量榜TOP3。
![]()
今年,愛奇藝位于揚州的線下樂園正在積極建設當中,樂園自然也包括了基于唐詭IP開發的線下體驗空間和全感沉浸劇場。愛奇藝一向喜歡“一魚多吃”,在自己平臺上一路成長起來的IP,自然更值得投入更多資源和精力去扶持。而“唐詭宇宙IP”對線下娛樂生態的價值,將被徹底激發出來。
![]()
其三,年輕受眾群體有待進一步破圈。
當下影視市場年輕群體是線上話題與消費的主力,他們既關注劇情,也會因演員個人魅力加深對IP 的粘性。郭家班的策略,可能導致其在與流量向作品競爭時,難以搶占年輕受眾的注意力。
而且當下年輕觀眾相當“喜新厭舊”,這或許也是《唐詭3》完播后,會選擇《唐詭奇譚》(中劇集《唐詭4》)與《唐詭之蜀道》(《唐詭5》)接力聯播的原因:《唐詭》系列的優勢在于,劇粉忠實度高,雖不愛發聲但會默默追劇。后三部接力聯播,是強化“IP 長線運營”的思路——通過穩定輸出系列內容鞏固 IP 標簽,借高頻次作品對沖班底變動風險、積累劇粉基礎,穩住基本盤再尋求在年輕群體中的進一步破圈。
《唐詭3》已經播至后半程,而《唐詭4》和《唐詭5》蓄勢待發,接下來還有重頭戲《靈魂擺渡·十年》待播。原創劇集幾乎未嘗敗績的長信傳媒,未來是否還會繼續贏下去?不妨繼續觀察郭家班的后續動作。